时令节日

达孜区人民网站:dzq.lasa.gov.cn    2018年07月16日    访问量:    来源:达孜区    作者:达孜区

西藏的节日,一般都有浓厚的宗教特点,达孜也不例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娱乐成分越来越浓,现就一年之中主要节日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达孜县藏历十二月十九日为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日,将扫出的厨房烟尘倒在三岔路口绘吉祥图。然后陆陆续续购年货,主要购买由6种形状各异的油炸面组成的“德卡”(藏语译音)和各种糖果,并一起摆放作为供品。同时用菜油或酥油炸“卡赛”,作为过年期间的零食。其次要准备“卓索切玛”(藏语音译,一个彩色木制盒,盒分两格,一格装糌粑,另一格装熟麦,插上在木条板上用酥油花做的日月模型和染有鲜艳色彩的青稞穗、鸡冠花,作为相互祝福的吉祥物)。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厨房墙上用土碱或干面粉绘上“八吉祥徽”,傍晚家家户户做面疙瘩,藏语称“固都”,并在一部分面疙瘩里包盐、瓷片、辣椒、羊毛、木炭和形如日、月的面团等,吃“固都”时,有吃到木炭表示心黑、吃到盐表示懒、吃到羊毛表示性格温顺、吃到日月表示心地善良等说法,故自己吃到什么给全家人看,引起哄笑,以助雅兴。吃完“固都”又喝“固姜”(喝青稞酒)。然后举行驱鬼仪式,藏族群众诚信藏传佛教,认为世人除转世的活佛外,生生死死都在人、神、半神半人和地狱、牲畜、生饿鬼六道中轮回。因此,家里吃剩的面疙瘩要倒入一个破陶器或破盆里,把糌粑团揉擦在人身体的各部位(意为擦掉人的疾病和晦气),再将揉擦过身体的糌粑团一同倒入破盆里,由一个人晃起朝外跑,另一个人端着火把,跟在后面,在每间房内一边跑,一边喊“吨晓”(出来),同时放鞭炮,把破陶器扔进熊熊燃烧的火堆,聚乐而结束。

大年三十那天,将德卡、卓玛折丝、卓索切玛、羊头、青稞苗、酥油、盐巴、砖茶、红糖、冰糖、青稞酒、酥油茶、水果和糖类等供品摆置停当后,把房间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换新的门帘、窗帘、卡垫。傍晚在大门口用白石灰绘“八吉祥徽”或“吉祥图”。

正月初一黎明时,主妇先去背水,然后煮“归丹”,并送至家人的床前。家人喝完“归丹”起床,身穿节日的盛装,佩戴首饰。这一天,“折嘎”艺人一大早挨家挨户说唱“折嘎”祝词。主人给折嘎艺人献上哈达,敬青稞酒,送些食品,人们把“折嘎”艺人当作吉祥幸福的使者,但旧时代的“折嘎”艺人地位很低。民主改革后各歌舞团的演员也说唱“折嘎”,尤其是古城拉萨,各媒体通过电视、广播等把赞词“折嘎”录制好,大年初一黎明时反复播送,人人皆大欢喜。然后左邻右舍捧着“卓索切玛”,端着青稞酒串门祝福并敬酒,相互问候,载歌载舞而后全家人都聚集在父母身边,给父母敬献哈达,以谢父母之恩,全家人一起围坐吃“切玛”、“卓玛折丝”、“绰恰”(麦片“土巴”),喝青稞酒。

正月初三一大早,达孜人在自家屋顶上插经旗、挂彩幡,藏语称“拖索”。左邻右舍在房顶上聚集一起,一边撒糌粑一边呼喊“吉吉!索索!拉结罗”,祈求神灵赐予幸福平安,并相互敬酒,唱藏戏等。正月初四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大约持续十几天。

二、萨嘎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为藏族传统的宗教节日。每年藏历四月,藏族群众将之视作造化大的月份,广大僧俗要进行各种佛事活动。在传统上有前半个月不准杀生、戒荤食、个个虔诚转经朝佛的习俗。四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诞辰和成道、涅槃的纪念日,每到这天,藏族群众都要身穿节日盛装,转经念佛、布施行善。

三、沐浴节

11世纪,星象学传入拉萨后,人们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推算,更加完善了藏历。这时,人们才能借助弃山星(金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凡是肉眼看得见南方的弃山星,便说明入春或入秋。每年七月弃山星出现时,洗澡活动便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洗澡活动结束。据藏文天文历书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西藏高原冬长夏短,春天雪水冰人肌骨,一般不敢下水;夏天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混浊,虽有适当气温,水却不够清洁;冬天更不用说,皮包裹身,谁还敢入水洗澡;只有入秋时节,水温较高,水流中的污物也被夏季洪水冲的一干二净,这时的河水,当然具有上面所说的优点,也是洗澡的大好时光。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达孜境内,不论是牧区还是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时,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白天温度很高。于是,一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阖家而出,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游泳、洗刷一年的汗臭和污垢。老大爷和老妈妈,也像小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来到河边,先是洗头,然后脱光上身,抹擦干净,最后才下到河里洗。

因为有一种说法,沐浴节期间的水比“圣水”还灵验,所以男女老少都竟相下河,最怕冷水的人,也有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下河洗澡。因此,这一周中,江河之旁特别热闹,人们不仅洗头、洗澡,也洗衣服被褥。有的人自东方日出,便带来一大堆衣物被褥,捎上食物,进行一年之中的被褥大洗刷。洗刷完毕,痛痛快快地洗个澡,一直到南边的弃山星出现,才回家。

四、雪顿节

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藏语“雪”是指洁白的酸奶子,“顿”是指宴会。藏语“雪顿”意为吃酸奶的节日,后来发展为藏戏节。

传统的“雪顿节”持续5天。每年藏历六月三十号在哲蚌寺拉开序幕,举行晒佛仪式。然后,按传统在布达拉宫举办藏戏,会演1天,余下的几天是全区各地的藏戏团在罗布林卡内汇演。雪顿节现在已经成为广大藏族人民的娱乐及集市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活动。

五、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

“望果节”没有固定时间,一般在谷物成熟之际举行。民主改革前,约定俗称的日子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节。民主改革后,根据农事的安排,过节的日期不同。

“望果节”已有1300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砻香布(今天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5世纪末,雅砻地区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为确保粮食丰收,赞普布德贡杰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根据苯教教义,教农人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但这个时期,“望果”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而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迷信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有捧着烛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有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后面跟着手拿青稞穗和麦穗的乡民。绕圈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神龛上,祈求今年有好收成。随后,便进行娱乐活动,内容有脚力、斗剑、耍梭镖。这些竞技式的比赛,主要有大力士参加,优胜者有奖。最后便是群众唱歌跳舞。

以苯教教义指导的“望果”活动,一直延行到8世纪中期。

8世纪后期,宁玛教派兴盛时,“望果”活动带有宁玛教派色彩,以念咒来保佑丰收。

15世纪初,格鲁教成为西藏的主要教派,“望果”活动便掺进格鲁派色彩。在游行队伍之前要举佛像、背经文。“望果”活动已成为传统的节日,娱乐活动的内容也有所丰富,增加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

和平解放前,广大农奴和奴隶没有自己的耕地,那时的“望果节”,农奴们在领主的地头转,是为领主的“洛赖”(丰收)祝福。农奴们辛苦一年,果实都进了领主的粮仓,而农奴的糌粑口袋从未满过。对广大农奴来说,“望果节”没有多大实际上的快乐。

和平解放后,百万农奴当家做主人,“望果节”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望果节”时,身穿新装的男女老少,都打着各色彩旗,擎着青稞、麦穗,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着田边地头转。之后,人们不仅要举行赛马、射箭、唱戏、歌舞等活动,而且还要进行丰盛的郊宴。

六、燃灯节

每年藏历的十月二十五日为燃灯节,藏语“呷登昂曲”,即“五供节”。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藏历第七铙迥土阴猪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圆寂。第二年,甘丹寺在宗喀巴的祭日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并为宗喀巴供水、供果、供香、供灯、供花。晚上还在寺庙及其周围点上酥油灯,用以纪念宗喀巴圆寂。之后,凡格鲁派的寺庙都要在每年藏历的十月二十五日做法事、点酥油灯祭奠宗喀巴。信仰佛教的群众,家家户户也在这晚上点酥油灯,久而久之,甘丹寺的“五供节”便演变成了民间的燃灯节。

每当节日晚上,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有的点几盏,有的点几十盏,也有点上百、上千盏的。点的少的把灯放在经堂内、窗台上。点的多的,除在经堂内、窗台上放灯外,还把灯放在屋顶上。其方法为:在房顶上先摆一张大桌子(方桌圆桌皆可),大桌上放一张小方桌,小方桌上再放一根小方登,然后在大桌、小方桌、小方凳的边沿摆放点燃的酥油灯,形似宝塔。

七、喜庆节日

达孜群众除每年的传统节日外,还有每年的“元旦”节、“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喜庆节日。每值节日佳期,达孜县党政军机关和广大群众一起以召开庆祝大会、座谈会、茶话会和举办文艺表演、体育竞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庆祝活动。

分享到:
责任编辑:达孜区